关于网络语言攻击的法律条文_关于网络语言攻击的法律

hacker|
195

有关网络言论的法律

法律分析:对于网络言论的相干法律有:

1、《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此外,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中国有对网络言语暴力进行法律约束吗

在互联网上,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人们使用语言更为随意和不加约束,散布谣言、恶意攻击、谩骂泄愤、人肉搜索等现象相当普遍,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或“网络语言暴力”。

我国目前尚无规制网络语言暴力的专门法律规定,但有一些管理网络信息服务、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规范涉及网络语言暴力行为,主要包括:

(1)《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侧重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2)《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其第3条第二款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上网消费者,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守社会公德,开展文明、健康的上网活动。”第14条规定,禁止散布谣言、侮辱或者诽谤他人等行为,但对于这些行为的罚则规定不明晰。

(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关于“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义务”的部分条款,与《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部分条款大体相同。但该《规定》明确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法律责任。

(4)《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其第15条所规定的禁止性内容,与《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相关条款基本一致。但该《办法》同时规定了违反法律禁止性规范的经营性或非经营性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上述法律规范明确提到三类责任主体,包括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但相关规定的具体性、明晰性、一致性存在不足,在网络语言暴力行为追责中难以确定责任主体,相应责任体系也不完备。同时,上述法律规范都没有直接以“网络语言暴力”来表述,而是采用“散布谣言”“侮辱诽谤他人”“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等用语。网络语言暴力行为是否属于上述禁止性行为,还需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法律解释予以甄别和认定。这很可能给法律适用增加一定难度,也对规制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留下制度盲点。

网络攻击属于触犯什么法

如果情节严重是会构成诽谤罪的。

【法律分析】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别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1、所谓人身攻击就是侮辱别人、故意捏造事实,诽谤别人、侵犯别人隐私,而使得别人在精神上、生活中受到了侵害并造成了严重后果。2、这种行为法律上称之为侵犯名誉权,当事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损害赔偿、赔礼道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 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语言人身攻击能判刑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每个人都有人身权,包括身份权和人格权。人格权包括生命健康权、名誉权、姓名权、肖像权。而身份权包括了荣誉权、著作权、发明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等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以及监护权、亲属权。

所谓人身攻击就是侮辱他人、故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侵犯他人隐私,而使得他人在精神上、生活中受到了侵害并造成了严重后果,这种行为法律上称之为侵犯名誉权,当事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损害赔偿、赔礼道歉。

扩展资料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二)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三)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

(四)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六)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七)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语言攻击触犯什么法律

语言攻击的行为涉嫌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法律分析:语言攻击的行为涉嫌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语言攻击,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诽谤罪是指捏造事实,并公然损害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法律依据:语言攻击的行为涉嫌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第2款的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语言攻击,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诽谤罪是指捏造事实,并公然损害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